选择语言: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24小时客服热线
0476-5779710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中心简介
公司简介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人才团队
中心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业务领域
供热工程技术研发
技术推广
技术咨询
技术培训
技术服务
供热规划
典型案例
科技成果
科学奖励
知识产权
标准定制
院士工作站
对外合作
合作办学
同行交流
行业峰会
关于我们 About
中心简介
公司简介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最新资讯 New
电能成为集中供暖的有效补充
水系统的流速以及如何进行选定
电制热供暖
天然气供暖
我国企业接近70%的燃煤进
混水直接供热技术
区域供热技术发展历程
燃气热电联产要多发电少供热
联系我们 Contact
地址:赤峰市新城区临潢大街中段加油站西侧
电话:0476-5779710
网站:
http://www.nmggrgczx.com
你的位置: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中心简介
2015年12月28日,富龙集团与清华大学《内蒙古自治区供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同申报合作协议》签订完毕,双方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和国家有关政策,以富龙集团为依托单位,以清华大学为共建单位,申报并共建“中心”。
为了促进“中心”申报、组建及“中心”管理和运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富龙集团独家出资3000万元,组建“赤峰富龙供热工程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富龙工程中心”),富龙集团以富龙工程中心为载体,开展“中心”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富龙工程中心通过开展申报材料上报、初审、复审、现场答辩等各项准备工作后,2016年12月29日,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认定“内蒙古自治区供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详见内科发计字〔2016〕14号《关于公布2016年新认定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通知》)。
依托单位--富龙公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富龙集团,始建于1975年,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由赤峰市政府独家出资设立的授权经营国有资产的大型全资国有企业集团。
富龙集团旗下目前拥有11家一级成员企业,主导产业为供热、供燃气,自1981年开始从事城市集中供热以来,拥有了丰富的供热运行经验、先进的供热技术、过硬的人才队伍及较高的管理水平,各项生产经营技术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富龙集团拥有供热面积3000万平方米,供热主管网185公里,支线管网881公里,热力站260座。
富龙注重自主技术创新,对供热行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热网监控系统、无补偿直埋技术、基于吸收式热泵的热电联产供热、热力站无动力混水、大温差供热等技术均来自于富龙集团。
公司从单一经营液化石油气的小型企业,发展成为产业涵盖供热、供电、燃气、房地产、市政设计与工程等领域的大型公用企业集团,为推进赤峰市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做出了不懈地努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赤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心组建宗旨及发展目标
中心组建的宗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北方城镇供热的工程化研究开发平台,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开放性机制,聚集、培养一批高级工程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通过和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进行合作,进行工程应用研究与开发,支持技术创新,广泛开展技术服务,推动供热领域新技术、新装备、新设备、新材料的产业化,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创新,有效提高北方城镇供热节能减排水平。
中心的组建及发展目标是:通过不断提高本中心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转移扩散能力,不断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中心”实行规范化、市场化、科学化的运行机制,立足企业,服务行业,将本中心建设成为中国北方城镇供热的工程化科研开发基地、成果转化基地和世界领先水平的工程化研发平台。中心将着力推动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抓住“工程”和“中心”两个关键,“工程”即工程化、配套化、系统化,“中心”即中国北方城镇供热行业技术、信息、人才的聚集地和扩散辐射源,力争实现技术、经济、人才三方面的良性循环,逐步创造一流的工程化、产业化水平,一流的工程技术水平,一流的工程试验条件,一流的管理运行水平。根据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的有关政策,逐步申报建设成为供热工程领域内蒙古自治区级、国家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逐步发展成为本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权威机构。
共建单位----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于2005年3月成立,由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江亿院士领导,是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建筑节能研究机构。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持承担和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重大科研任务14项、省级部委科研任务6项,其中,有4项获国家级奖项,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共出版教材和专著10余本,发表论文200余篇。
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从事城市集中供热的规划、设计、运营,并进行供热新技术的研究工作,有多位教授是全国供热界权威学者和学术带头人,已组成了多位教授、副教授及青年博士、工程师组成的研究团队,主持了多项供热专业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研究成果对中国供热技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