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云简历
2018/4/27 14:34:06 点击:
谢晓云
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电话:86-10-62793591
传真:86-10-62770544
E-mail:xiexiaoyun@tsinghua.edu.cn
【研究和教学方向】
新型能源转换装置及相应的热学基础研究:吸收式热泵技术、蒸发冷却技术、真空环境传热传质;
本科生专业课/城市能源系统
本科生专业课/供热工程与锅炉
本科生专业实践环节/生产实习
【教育简历】
1999.09-2003.0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技术科学系本科学习,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2003.09-2009.0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专业履历】
2009.06-2011.0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与空调工程,博士后
2011.08-至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科学系讲师
【课程教学】
[1]本科生专业课程城市能源系统
三年级学生专业课,2学分,32学时,春季课程,学生30人,与江亿教授合上,2011年至今
[2]本科生专业课程供热工程与锅炉
三年级学生专业课,4学分,64学时,春季学期,学生30人,负责锅炉课部分,2012年至今
[3]本科生专业生产实习
三年级学生专业课,5学分,5周,夏季学期,学生5人,2012年至今
【基础研究】
[1]间接蒸发冷却空调的研究。2003年至今,建立间接蒸发冷却式空调的理论研究体系;完成系列间接蒸发冷水机、间接蒸发冷风冷水机的机组设计研发;所研发机组已在新疆超过50万m2的建筑中被推广应用,逐渐成我国西北地区公建空调的主导方式。导师:江亿教授。相关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项目负责人,2011.1~2012.12);清华大学与企业的横向合作项目(项目负责人:江亿,谢晓云。2005.1至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主要研究成员,2006.10~2010.10).
[2]吸收式热泵的研究。研究小组(负责人:江亿,谢晓云。成员:王升,李静原,郑姝影,朱超逸,吴建峰)。 2009年至今,搭建完成世界上首个大型真空环境下吸收机部件性能实验台;开展新型大温差吸收式热泵的机理、流程、内部传热传质过程、新工艺与新结构的研究。相关项目: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2011.9~2013.9);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2011.1~2013.12)。
[3]热湿转换、吸收式热泵转换过程的热学原理研究。提出蒸发冷却过程的参数匹配系数,构建出较佳的间接蒸发冷却空调流程,提出分布火积损失均匀的原则优化简单的显热换热网络。参加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08.1~201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2.1~2016.12)。
【科研获奖】
[1] 中国专利优秀奖(排名第二),2010.
[2]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09.
[3] 中国制冷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排名第三),2009.
[4] 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2009.
[5] 清华大学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效益奖(排名第二),2008.
[6]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六),2007.
【其他获奖】
[1] 清华大学一二.九优秀辅导员奖,2005。
【发明专利】
[1] 江亿,谢晓云,于向阳.一种卧式多级间接蒸发冷却制冷的方法.中国,ZL 200910211269.3. 2012.7.4
[2] 江亿,谢晓云,于向阳. 一种基于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系统. 中国, ZL 200610114684.3. 2008.9.10.
[3] 江亿,谢晓云,于向阳. 一种同时产生冷水和冷风的间接蒸发制冷方法及装置. 中国, ZL 200810103448.0. 2010.9.1
[4] 江亿,谢晓云,刘拴强,刘晓华,刘昕,陈晓阳. 利用回风蒸发冷却全热回收型热驱动溶液新风机组. 中国, ZL 200610012263.X. 2008.10.22.
[5] 江亿,谢晓云,刘晓华,刘拴强,唐艺丹,陈晓阳. 利用冷却水作为冷源的热驱动溶液新风处理机. 中国, ZL 200610012262.5. 2008.9.10.
[6] 江亿,谢晓云,付林,张世钢. 一种能够实现大温差的吸收机新型单元结构. 201010191072.0, 审查中
[7] 江亿,谢晓云,于向阳.一种多级蒸发冷却制冷的方法. 200910211270.6 审查中
[8] 江亿,谢晓云.一种可全年运行的防冻间接蒸发冷水机组.201220592325.x审查中.
[9] 谢晓云,江亿.一种用于烟气余热回收的多级侧喷式喷淋冷却系统.201310049426.1.审查中.
[10] 江亿,谢晓云.一种燃气轮机进气的间接蒸发冷却方法.201310049428.0.审查中.